0%

Being a Master Wisdoms of the Modern World

观念先进是最大的领先,可以达到秒杀的奇效。

精英理解复杂的抽象概念,普通人处处使用简单形象思维
精英探索未知,普通人恐惧未知
精英从长远打算,普通人缺乏自控
精英注重个人选择和自由,普通人认为别人应该跟自己一样
精英拥抱改变,普通人拒绝改变
精英跟各个阶层的人都有交往,普通人只跟本阶层的人交往
精英爱谈论想法,普通人爱谈论人和东西
精英把自由时间花在学习上,普通人花在娱乐上
精英注重效率,普通人注重公平。

精英的见识和我们的时代
口随大众,心从精英

目录

PART 1  精英社会的神话
成功与运气 / 2
运气动力学 / 2
胜者通吃 / 7
信命不认命 / 12
攀比动力学 / 16
富而好礼 / 20
竞争不充分的领域里才有英雄 / 26
有一种声望很值钱 / 31
精英水平的道歉 / 35
国学的三个问题 / 39
说精英,谁是精英 / 42

PART 2  天才和疯子的一线之隔
俭省 / 50
追逐者的绝境 / 50
有差别的人类劳动 / 55
从刻意练习到功夫在诗外 / 60
窈窕淑女效应 / 65
天才和疯子的一线之隔 / 71
用进化论修心养性 / 75

PART 3  巨人的工具
巨人的战术、习惯和日常 / 82
呆伯特作者的经验之谈 / 82
指挥官的派头 / 88
给前辈铺路的人 / 92
风险投资人的养成 / 97
我怎样管理信息 / 103
三种浪漫体制 / 109

PART 4  决策的艺术
决断力 / 114
到底什么是厉害的决策法 / 114
选项的价值 / 120
成大事者怎么才能不纠结 / 125
用别人预测自己 / 130
实干家无须精确调研 / 135
宠物的超生问题——伪善还是妥协 / 140
二十层床垫级别的敏感度 / 145
斯多葛派哲学的安心之法 / 149
一段名言 / 150
一个心法 / 151
两种目标 / 152
到底什么叫“智慧” / 154

PART 5  数据统治世界
指导生活的算法 / 160
数学家告诉你什么时候结束单身 / 160
数学家告诉你怎样慢慢变老 / 164
数学家告诉你为什么难得糊涂 / 170
数学家告诉你最好的时间管理 / 176
经济学是“老司机”的游戏 / 182
怎样识别“hype” / 186
喜欢=熟悉+意外 / 191
行为设计学 / 195
两种技能增长曲线 / 200

PART 6  智识的尺度
破除成功学的迷信 / 206
为什么优等生不能改变世界 / 206
坚持,坚持,再坚持 / 213
企业家精神和包办婚姻 / 218
外向好,还是内向好 / 223
从“迷之自信”到“自我关怀” / 228
谁愿意嫁给爱因斯坦 / 234
蜘蛛侠套装 / 239
一个大尺度的话题 / 245
那时候和这时候的亚当·斯密 / 249
老王的体能和老张的灵感 / 259

PART 7  洞见未来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 / 264
幸运是这个宇宙的通行证 / 264
暗物质的陪伴 / 272
暗能量的惆怅 / 279
宇宙的视角 / 286
成熟度=对小概率事件的接受程度 / 294
科学家对诗人有失恭敬 / 296
平庸公司的厚黑学 / 300
跟《冰雪奇缘》学创造力魔法 / 306
一个神人的世界观 / 312

高手的仪式感和不确定性

作者 | 万维钢
出处 | 《万维钢·精英日课》

咱们先假想一个情景。假设你有个同事,叫老张。你偶然发现,老张在工作中似乎有一些怪癖。

比如说今天下午公司有个例会,老张准备在会上发言。他在会议开始前,会偷偷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先做一番热身运动。他把胳膊抡圆了猛转了十圈,趴在地上做了十个俯卧撑,然后站起来又蹦了五下。他整理好衣服,拿出一支平时绝对不用、开会时必须要用的钢笔,再带上开会专用笔记本,来到会议室。

老张的座位并不起眼,但他坐在那里,感觉就好像是公司总裁一样。他环视全场,一个一个地注视与会者,口中似乎还念念有词,你感觉他好像对每个人都说了一句评语,可是谁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这么神神道道的,是什么意思?我们觉得老张有点怪,只不过因为老张是个每天上班拿工资的“普通人”。如果老张是个运动员,他在上场之前搞这么一番固定流程,所有人都会觉得是理所当然。

那我们普通人为什么就不能向运动员学习呢?

1.高手的仪式

有一种说法认为越是经常面对不确定性的人,越容易迷信。普通人上班拿固定工资不确定性不多,就不怎么迷信;而运动员和演员的收入乃至个人荣辱都随时跟着成绩变化,就比较迷信。

几乎所有运动员都有一套自己特有的赛前准备流程,就如同宗教仪式一样丝毫不差。很多人还带着幸运护身符,有的足球教练一到比赛就要在西装里面穿一件已经很破旧了的衬衫 —— 因为那是他的幸运衬衫。普通人对此表示:呵呵。

但是《巅峰表现》这本书说,迷信不迷信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高手需要一套固定仪式来让自己进入状态。

比赛状态和工作状态都不是自然状态。自然的人面对大场面的比赛会紧张,自然的人坐在电脑前更想看看新闻而不是马上潜心工作。固定流程,是顺利进入状态的好办法。

咱们以前在《行为设计学》这期日课里介绍过一位祖师爷级别的心理学家,叫斯金纳(B.F. Skinner)。斯金纳说人的行为是可以“设计”的 —— 你要做的是设置好“触发器”。老鼠看见食物就想吃,人看到一张椅子就想坐下,你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家叫“地地道道”的烧烤店就往右转,食物、椅子和那家烧烤店就是行为触发器。

习惯就是这么养成的。因为你多次这么做,触发器和行为之间就有了一个强烈的连接,以后你一遇到触发器就会自然这么做,根本不用费力说服自己。你可以把时间和行为连接起来,每天一到点就做同样的事。运动员的流程,是把行为和状态连接起来,做了这个流程,身心自动调整到比赛状态。

具体选择什么样的流程,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但关键是你的流程要固定不变。有人考察了50个近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的流程各有不同,但是共同点是都有自己的流程。我们知道康德每天总是在同一个时间从家里去大学,以至于路上的围观群众都能拿他对表。

其实就连不怎么伟大的人物,比如说恐怖小说作家史蒂芬·金,也都特别讲流程。金说他的办公室里每一件东西都是千锤百炼固定下来的结果,绝对不能乱动。只有这样完全固定的环境,才能确保他每天一坐在那里就立即进入写作状态,而不会分心。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也搞了个流程。他们每天在同一家咖啡店、买同一款咖啡喝。他们每天固定上午实施写作、下午给明天的写作研发新想法。史托伯格还特意准备了一台电脑,专门用来写这本书,绝对不干别的。

我们以前说过,学习和锻炼应该搞些多样性来保持趣味,但是这本书考察高手的做法,多样性确实不多。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做的是一件特别不确定的事情,所以要在其他所有方面增加确定性。

除了流程、环境和工具,高手精心选择的东西,还包括“人”。

2.高手的情绪

2010年,美国空军学院做了一项研究,想知道为什么有些学员经历了四年的军校生活,体型变好了,而有些学员的体型没有变好。他们做了一些统计分析,发现学员的体型,是以中队为单位集体变化的。要不就是一个中队的30个人都好好锻炼注意饮食,体型都变好;要不就是一个中队的人都不在乎体型。

空军学院实行中队制度,30个人四年学习训练和生活都在一起。那到底是谁决定了中队的变化呢? 是中队里体型最差的那个人。 如果他好好练,别人也会好好练;如果他放弃了,别人一看连他都不在乎,自己也就不在乎了。

这才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的真意啊。很多时候根本不是人品好坏的问题,我们在肥胖、吸烟、工作动力和情绪上都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有研究说,如果你有个肥胖的朋友,你自己变胖的可能性会增加57%;如果你有个戒烟成功的朋友,你吸烟的可能性会下降36%。而且不但是朋友,连“朋友的朋友”,都能间接地影响我们的生活习惯。

所以人真是得精心选择经常跟什么人在一起。这个要点是工作和生活是不可能完全分开的。如果你身边的人整天都是负面情绪,你自己的情绪也好不了,你的工作水平也肯定不行。有研究说盯着屏幕上的笑脸和表情难受的脸看上几分钟,对人的水平发挥都有影响。所以心情不好的时候要做点能让自己高兴的事儿,平时看看网上那些猫的照片也是个好办法。

高手,要主动选择情绪。

今天开头说的那位老张,每次开会的时候要注视每个与会者,还给人一句评语,这个情节不是我胡编的。上次我们说到 Google 在公司内部搞冥想训练,是因为一位工程师员工的带动,这位员工就有这个习惯。他给每个与会者的“评语”其实都是正面肯定,他是在会议之前先提醒自己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这样他在会上就不至于跟人翻脸。他是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积极正面、充满合作意识。

如果你要经常参加面对面的激烈竞争,你更要学会控制情绪。人体中影响竞争水平的最重要激素是“睾酮”,这也是雄性激素的主要成分。睾酮类药物在体育比赛中算兴奋剂,但是通过自身调节,在比赛的时候多分泌一些睾酮,总是可以的。影响睾酮分泌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呢?就是积极愉快的好情绪。

关键词是主动。人就是这些人,环境就是这个环境,但是你,却可以主动选择做个什么样的你。

3.高手的定制

你大概早就注意到了,硅谷的科技名人,都不爱换衣服……的样式。

乔布斯总是黑色圆领衫、牛仔裤和运动鞋 ——

扎克伯格总是套头衫,里面是固定的 T 恤衫。当然他不是不换衣服,他的做法是买很多件一样的,每天换着穿 ——

还有我们在《巨人的工具》这本书里认识的风险投资人克里斯·萨卡,总是绣花牛仔服 ——

萨卡曾经跟记者表示他这么穿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媒体识别度,说白了就是让人更容易记住他。我没听说过乔布斯对着装的解释,但扎克伯格有过明确的说法:他没时间专门为穿什么衣服做决定。每天的衣服都一样,这样他就不用琢磨穿衣服这种小事儿了。

我曾经听说,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有个研究生,平时对衣着打扮完全不在乎。他的朋友看不过去,就专门陪他上街买衣服。两人在一家商店发现一件衣服不错,试穿之后也合适,朋友说这个你可以买 —— 理论物理研究生闻言大喜,说买五件吧。朋友一看买衣服哪有这么买的?反复劝说之后改成买了两件。

所以有些人的思路跟一般人不一样。我看这些人不是不讲究,而是特别讲究。他们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了“定制”。做决定要消耗意志力,那我就把决定都留给关键的事情,小事全都走流程。

定制还意味着根据自己的特点决定工作风格。研究说有的人像云雀,早上特别精神,晚上需要早早睡觉;有的人像猫头鹰,习惯于晚上用功,早上总是昏昏沉沉。拿写作打比方,专家的建议是如果你是云雀,你就要把需要特别集中注意力的完成写作这一步放到早上进行,下午和晚上不妨做些放松点的工作,发挥发散思维和创造性。如果你是猫头鹰,就应该反过来。

定制还意味着敢于说“不”,而且是经常说“不”。 很多社交活动不参加,很多会议不去,很多别人让你做的事儿你拒绝做。
说“不”需要强大的精神!但是最强大的定制还不是说“不”,而是 —— 用《巅峰表现》的话说 —— “出现(show up)”。

需要做这件事的时候,你能不能按时出现在这里,老老实实就做这件事,而且长期不变。说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做起来非常困难。

我以前搞物理研究的时候,只能业余写作,时间非常有限。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天要写800个字,每周至少写五天。我画了一个表格,哪天写了800个字就打个勾,哪天没写就画个圈,我力图确保每周至少有五个勾。

我坚持了大概四五个月。非常非常困难,有时候上上网看看书一晚上就过去了,根本不想写。后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有一周我没有做到五个勾……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感觉这个“坚持”就好像“童子功”一样,几乎是一旦破功就等于彻底放弃。

这个教训是如果你只是出于业余兴趣做一件事,你很难坚持。其实哪怕是为了赚钱也是很难坚持。舒舒服服过日子,什么好吃就吃点,什么好玩就玩玩,根本花不了多少钱。为什么有的人不过这样的生活,非得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定制一个艰苦的生活呢?

有人问扎克伯格为什么每天都穿同样的衣服,扎克伯格的回答是这样的 ——

“我现在是处在一个特别幸运的位置,每天起来就能为超过十亿人服务。我就觉得如果我把任何精力花费在个人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儿上,我就是没有做好我的工作。”

换句话说,他们工作不完全是为了自己。你要想坚持这么困难的工作,为了眼前这点事儿努力工作没啥意思,你得有一个更大更远的目的,得找一个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为了家人和孩子也可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结了婚的人工作表现更好。为了改变世界,当然好。

史托伯格和马格内斯的建议是你应该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去寻找这个目的。这符合决策科学,我们在《成大事者怎么才能不纠结》这期专栏讲过,难以选择的时候,价值观是个很好的选择标准。

不过我更喜欢戴维·布鲁克斯在《通往品格之路》这本书里给的建议。布鲁克斯说的是“使命的召唤”。他这本书里说的全是真实的英雄。这些人中有好几个是本来过的浑浑噩噩不知道该干啥,突然遇到一些事情,感受到使命的召唤,从此为之奋斗终生。比如说有一个人,目睹纺织厂女工被大火烧死,内心极为震动,从此专门为妇女权利奔波。

前几天《罗辑思维》有一期节目叫《小高潮》,其中引用茨威格的一句话,说“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还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使命就有这么重要。

我们专栏的发刊词,是以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理论开篇的。马斯洛说人的一个高级的需求是“自我实现”,就让我们以“自我实现”来结束第一季吧。纳粹集中营幸存者,犹太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Victor Frankl),是这么说自我实现的 ——

“自我实现是个无法瞄准的目标,因为你越是追求它,你就离它越远 —— 自我实现,其实是自我超越的副作用。”

践行

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F.Scott Fitzgerald

人的智商和身高一样,是正态分布,再高也高不到哪儿去;可是人的成就却是冥律分布的——是一系列苦练和正反馈积累的结果——差距如同云泥。

成就到了一定程度,你就算把他所有的资源都拿走,他还是能像穿越小说里的主人公一样干一番大事,因为他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智识——智慧和见识。

所谓的智慧,就是明智的推理(wise reasoning),是指通过你的理性,对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从三个方面考察一个人的智慧水平:

1
2
3
1. 智识上的谦逊——我知道我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合理评估这件事,我知道未来可能还有不确定性。
2. 超越自我——我知道我身在这个事件之中可能会当局者迷,如果能从旁观者视角看问题,或许更好。
3. 考虑他人的观点,达成妥协——我知道不同观点的利弊,能理解这个事件的参与各方的想法和立场。我不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考虑跟别人的关系。

谦逊谨慎,旁观者清,达成妥协,这些都是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的品质。能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做到这三点,就是有智慧的人。

【扩展】:日常说话的三个原则:合作、肯定和谦逊

说精英,谁是精英

读书和精英到底有多大关系?

普通人心目中的精英,就是掌握了核心资源,在食物链上排序靠前的人。

食物链、智识链和幸福链

每个人在这个食物链上的地位,取决于他掌握的资源。资源不一定是钱,更可以是权力,还可以是过硬的社会关系、独一无二的技术、出众的美貌、影响力巨大的名望等等。

行动清单 | 假如生活打击了你,你该如何勇敢回击

失恋、失去亲人、工作受挫……人生难免遭遇不如意。面对打击,如何整理情绪、恢复能量,成长为更强大的自己?

「得到」专栏作者万维钢为你准备了这套“抗打击装备”,15条建议,助你突破逆境。

  1. 巴顿将军说过: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到达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落谷底时的反弹力。

  2. 今天,科学家也把抗打击能力当成一项重要的性格指标。研究表明,抗打击能力强的人,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幸福、事业也更成功。

  3. 人是会“反脆弱”的有机体,在经历了重大打击之后,人的思想、认知和情绪反而都会成长。超过50%的人在经历过创伤之后,都至少会有一个积极反应,这个积极反应在心理学上叫“创伤后成长”。

  4. 抗打击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像肌肉一样,你可以通过锻炼让它更强大。科学的增强抗打击方法,就是你锻炼的指南。

  5. 克服悲伤情绪最有效的办法是“三个P”理论,提出者是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当逆境来临,我们首先都要克服心理上的三个P:Personalization(自责)、Permannence(永久化)、Pervasiveness(普遍化)。

  6. 面对重创不要自责。打击总能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把问题归咎于自己,但事实是,事情发生在你身上并不意味着事情因你而发生。

  7. 告诉自己悲伤不是永久的。人们常常高估生活打击对自己情绪负面影响的持续时间。人人都有一个“心理免疫系统”,平复悲伤就是这个系统的作用之一。所以,悲伤通常会随着时间慢慢减弱,而且小孩恢复得更快。

  8. 提醒自己遭受的并不是全方位的打击。人们总认为遭受的打击是全方位的,但事情原本还有更糟糕的可能,但其并未发生——再大的不幸,也可能是不幸中的万幸。

  9. 面对自己的错误给自己造成的打击,要学会“自我同情”,就像是同情一位朋友那样,同情自己。客观中立地看待自己,不要完全纵容,也不要一棍子打死,而是分析错误、解决问题。不要“自我放纵”,根本不在乎自己犯下的错误,也不要陷入“自我怜悯”,认为自己就是不行。

  10. 恢复自信的过程中,要不断暗示自己“我很重要”。多和真正关心和爱护自己的朋友家人相处,让自己感受到关心和爱护,感觉到自己的重要。

  11. 从内心上,给自己讲个好故事,找到工作和生活的意义,建立自己和”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的联系。找到使命,然后坦然行进。

  12. 行动上,可以从具体的小事做起,并且每天都想想这一天自己都作出了哪些贡献。所谓small wins,就是从那些小成功、小贡献中找回自信。

  13. 如果身边亲友遭受打击,最好的帮助办法是给他提供控制感。比如身边的某个朋友因为老人生病,一直在医院守护没有吃饭,你给他打电话只问一个问题就好:“有什么东西,是你不想加在三明治里的?”不要问他需不需要帮助,直接提供帮助,但要给他一些小小的控制感。

  14. 不是只有经历创伤才能成长,“创伤前成长”同样至关重要。当知道了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痛苦和不幸的时候,你对世界也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你自己也可以从这些外界的不幸中收获成长。

  15. 我们比我们知道的自己更脆弱,但更多时候,我们也比我们想象中的自己更强大。

关于如何把失败变得有价值的清单

引言
失败这件事是好是坏,取决于你能否从中收获价值。那怎么做才能从失败中获得好的经验呢?

「得到」App的几位专栏作者来为你支招,助你提升“失败回报率”。

  1. 把“失败”的概念替换成“暂时不成功”,面对挫折的时候,就会更加淡定。短时间内,没人能轻易摆脱失败,不过这个纠正观念的小技巧,已经足够帮助你缓解焦虑了。

  2. 培养“失败是用来给我们提供反馈”的意识,反馈越有效,这个失败越值得。反馈要想有效,就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及时,一旦不对立刻指出;对事不对人,错了就改;错误的代价很小。

  3. 最好的失败,是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偷偷跌倒”。所以,产品在推向市场前,可以先搞个小范围的内部测试;个人公开表演或者演讲前,可以先在朋友面前多演练几次。

  4. 试着用旁观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失败,没办法做到时,就去寻求别人的意见。因为对于自身的失败,我们很容易解释为不利的外部条件,但是对于别人的失败,我们反而能客观地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5. 学会提前思考失败。遇到很难但可能实现的想法时,首先思考,可能导致这个项目失败最大原因是什么。如果这个原因推翻了想法,谢天谢地;如果不能推翻,代表项目没有致命缺陷,那就继续讨论其他暴露出来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6. 运用“抛物线”思考,在失败前转弯。管理哲学家查尔斯·汉迪说,每个公司的领导者都应该在办公室画一道抛物线,天天想一想你的公司目前处于抛物线的哪个地方,在左边还是在右边。个人的成功往往也是这样,当你特别顺的时候,你应该提醒自己,我已经离右边那半条线非常近了,这个时候你需要干一件事——培育一条新的抛物线。

  7. 凡事做记录,包括失败。任何人都会遇到难题,解决难题就进步了。记录的过程中还可以再一次思考,进步会更快。

  8. 如果一次失败让你一直陷在挫败感中,那就可以试着把这段时间所有的经历和感想改编成一个故事。当你跳出感性情绪的支配,开始动用理性思考,会逐渐变得从容。

  9. 面对陷入失败的朋友,要说正确的话。比如你可以这么说:“我听说了你的事,我知道了。如果有什么我能帮忙的,我随时都在。”这是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面对别人的不幸,正确的说话方式一共两句,第一句向他确认,你已经知道了他的不幸;第二句,提出帮助。

  10. 从失败的创伤中走出来,你可能会在五个方面收获成长:发现自己的力量、知道感激、获得更深入的关系、发现生命的意义、找到新机会。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创伤后成长”。

  11. 面对失败,请记得尼采说过的:“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关于如何进行科学决策的清单

2017-07-05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在生活中,你必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决策。那么,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

「得到」App请到《精英日课》主理人万维钢,为你提炼10条科学决策的心法,助你离正确决策更进一步。

  1. 决策是一个非常纠结的心理过程,是在几个难判优劣的选项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才是我们所说的科学决策。所以,完成一项领导布置的任务不叫决策,选一件性价比超高的商品也不叫决策。

  2. 科学决策必须遵从这四个步骤。第一,看清自己有哪些选项;第二,评估每个选项的优劣;第三,从选项中做选择;第四,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准备。

  3. 决策的关键在于给自己增加选项。老江湖和高中生做决策时最大的区别,就是老江湖会自己给自己创造选项,而高中生只会在原地打转。如果你没有选项,那只能叫决心,而不叫决策。只要能在yes或no的基础上增加一两个选项,错误的比例就能明显下降。

  4. 最简单的增加选项的办法,就是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这叫“寻找亮点”。就算大多数人都失败,也总会有人成功,你只看成功者怎么做就好。先看内部,再看同行,不行就去找其他领域。掌握的套路越多,办事的选项就越多。

  5. 为了避免做决策时有“先入为主”的影响,就要给自己“设立反对派”。当人心里有明显偏好的时候,就很容易听不进去反面的意见,这叫“确认偏误”。想打破“确认偏误”,就要找几个朋友扮演反对派的角色,想方设法给你提反对意见。如果你听了所有反对意见还想做这事,那你这个决定才有可能靠谱。

  6. 避免纠结的办法,是在决策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旁观者。你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10分钟之后你会如何看待你此刻的决定?10个月之后和10年之后你又会作何感想?这个“10/10/10法则”能帮助你克服短期情绪。

  7. 做决策时要记住一点:你并不特殊。有个概念叫“基础比率”,意思是以前做过这件事的人的平均水平。根据“基础比率”,如果以往大多数人做某件事都失败了,那你大概率也会失败。别以为自己更了不起,别人在做这件事之前也曾以为自己了不起。所以,除非你是真的特殊,真有他人看不到的洞察,否则就不要轻易忽略前人的经验。

  8. 价值观是决策中的终极判官。任何分析都有限,到头来你可能还是面临两难选择。这时候,只能看价值观。所谓的价值观就是你的优先级,就是你认为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很多人做着做着就忘了优先级,所以人们才总是提醒自己要“不忘初衷”。

  9. 最高级的科学决策其实是“不科学”决策。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就是拍脑袋决定,想做就做。管它有没有枣,先打一杆子再说。它的科学之处在于“试水”,先动起来之后再调整。

  10. 试水的时候记这三个原则:第一,尽可能地尝试新事物;第二,尝试要可控,要确保实验不给我们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第三,获得反馈,从结果中学习,随时调整做法。

《智识分子》| 王海解读

关于作者
万维钢,前物理学家,现科学作家,“得到”App订阅专栏《精英日课》的主理人。

关于本书
本书讲的是一个现代人应该有的智慧和见识,会详细解释理工科思维看待世界的方式,调查往往比常识更可靠。会谈到教育问题,了解高中的本质和所谓的“美式素质教育”的真相。除了思维方法,还会介绍智识分子必备的思维工具。

核心内容
一、理工科思维和文科思维有什么不同?二、为什么说别用常识理解复杂世界?三、很多人追捧的“美式素质教育”,真相到底是什么?四、智识分子必备的两个思维工具,尺度和贝叶斯定律

一、理工科思维和文科思维有什么不同

文科思维,主要特征是没有量化的概念,经常坚信某种理念能解决一切问题。理工科思维的关键就在于取舍和量化。也就是说,不管面对什么问题,用理工科思维看来,都没有一个绝对的、完美的解决方案。任何方案,我们都要对它进行取舍,量化,还要用科学的方法检验。

解决问题的关键,往往并不在于你有没有一个高大上的理念,而在于“度”,复杂世界中几乎所有东西都有利有弊。想要学会寻找合适的“度”,你至少需要掌握两个不同的理念。但是很多人,往往只知道宣传自己的理念,最后被理念给劫持了。用查理·芒格的话来说,就是:如果你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

二、别用常识理解复杂世界,调查往往比常识更为可信

【案例】
研究表明,像社会科学这样的软科学,所谓专家们的看法不见得就比普通人更正确。美国的心理学家泰特洛克曾经做过一个研究,调查了284个专门预测政治经济趋势的专家,研究项目就是让这些人预测各种问题。这个研究做了二十年,结果是,这些所谓的专家预测的准确性还比不上直接抛硬币。

【案例】
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这本书里提出一个观点,说一个消息想要在人群中流行开来,就需要某些特别有影响力的关键人物推波助澜。根据这个“关键人物”的理论,扩大知名度的最好办法,就是找名人做广告。这个说法符合人们的常识。但问题是,这个理论并没有获得大规模统计实验的支持。

研究人员在 Twitter 上找了一批“关键人物”,这些人有很多粉丝,而且在最近的一个月内,成功引发了某个消息的大量传播。但这些关键人物在第二个月,不一定还能引起这么大的传播。也就是说,名人虽然比一般人更容易导致一条消息被广泛传播,但这个能力的实际效果起伏极大,一点都不可靠。

【案例】
一个东西突然流行开来,我们的常识思维总是以为,这个东西一定有特别出类拔萃的地方,或者是一定有幕后推手。但 Twitter 的研究表明,所谓的幕后推手其实没那么厉害。那为什么有些书能畅销,有些音乐能上榜呢?另外一项研究表明,成功很可能是因为“运气”。

实验人员设计了一个歌曲排行榜的实验。研究结果是,具体哪首歌能登上排行榜第一名,是非常偶然的事件。有些歌可能纯粹因为运气好,在实验的早期就获得了更多的下载次数,后来的受试者们就会受到影响,也认为这首歌好听,会给予它更多的关注,形成正反馈。最初的运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后谁能脱颖而出。

三、所谓“美式素质教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都认为,应试教育会扼杀孩子们的创造力,培养不出现代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如果我们的教育像美国的素质教育一样就好了。实际上,这个问题没那么简单。

很多人都误会了高中的本质,一般人们认为,高中是用来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但这个答案是错的。

高中学的大部分知识,一般人在工作生活中根本用不着。高中最根本的目的,并不是传授知识和培养人,而是把人分类。高考题之所以那么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题目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因为它们够难,只有这样,才能把人和人区分开。

名校是一种稀缺资源,只要想进名校的学生比招生名额多,高考就一定是激烈的竞争。那如果全国高中都用极端的手段玩高考这个游戏,大搞军备竞赛,会不会让全国高中生都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从而影响了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答案是:不会。

韩国的高考竞争比中国更激烈。可韩国不管是科学还是技术方面的创新,都没有被高考的军备竞争所影响,它是亚洲科技创新最强的国家之一,甚至在电影、音乐这些文化领域也很强。所以说,军备竞赛式的高考,并不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教育。通常人们看到的美式教育,其实只是皮毛。就比如说,人们普遍认为美国学生多才多艺,从小就参加很多社会活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深入了解一下,你就会发现他们之所以多才多艺,并不是自己愿意做那么多事,而是因为这些活动是美国学生评价体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像考试分数一样重要。所以从本质上来看,中美教育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别。

四、“智识分子”必备的思维工具

  1. 尺度

你有一家创业公司,全公司上下一共几十个人,基本上不需要怎么管理,绝大部分人都在干具体的事情。可如果你公司的规模扩大了一百倍,成为了大公司,你要是还按创业初期的人员结构,等比放大,那肯定是行不通的。尺度是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这个规律不仅仅是个认知问题,而且有非常紧迫的现实意义。如果一个系统已经变得很大了,可是它还在使用过去小尺度的游戏规则,那就会出大问题。

【案例】

为什么现在美国的政客不干实事,整天忙竞选,像个娱乐明星一样搞煽情演讲,靠演技争取民意支持?这个现象背后,其实也是个尺度问题。美国的政治制度是200多年以前设计的。第一届国会众议院中,总共只有65位议员,是按人口比例从全国各个州中选拔而来,而当时美国的总人口只有400万。65个议员代表400万人口,平均每个议员只需要代表6万人。而现在每个议员要代表超过70万人。面对6万人,那都是父老乡亲。面对70万人,那可能都是粉丝。议员们倾听民众的呼声以及和民众交流的方法变得和过去完全不同了。美国人现在有必要反思,200多年制定的这套体制,是否还适合今日的美国。

  1. 贝叶斯定理

贝叶斯定理是统计学上的一个概念,它是用来计算主观概率的。咱们就不说贝叶斯定理的计算公式了,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做决策的时候,要时刻调整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千万不要非黑即白。

比如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相信上帝吗?你信中医吗?你相信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吗?面对这些问题,如果我们把“相信”仅仅当成一个表态,那它的意义就相当有限,“相信不相信”的真正意义,在于给我们自己的决策提供依据。一个智识分子,应该拥有复杂的信念体系,时刻调整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法,要不断地变动自己的世界观。观点随事实改变。

金句

  1. 解决问题的关键,往往并不在于你有没有一个高大上的理念,而在于“度”。复杂世界中几乎所有东西都有利有弊,用与不用,不仅仅要看这个东西好不好,还要看你能承受多大代价。

  2. 我们总是习惯于把事情的成败归结为人的因素,归结为某个领袖人物,甚至归结为阴谋论,好像什么都是注定的一样。但事实却是,很多事情只不过是偶然而已。

  3.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相信上帝吗?你信中医吗?面对这些问题,如果我们把“相信”仅仅当成一个表态,那它的意义就相当有限,“相信不相信”的真正意义,在于给我们自己的决策提供依据。

  4. 一个智识分子,应该拥有这种复杂的信念体系,时刻调整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法,要不断地变动自己的世界观。观点随事实改变,这就是我们从贝叶斯定理里学到的东西。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